太长不看版本(可能有信息偏差,有更了解的姐妹请一定提出补充):
1. 前言(背景+选校+选国家+碎碎念)
2. 瑞典申请简介及流程
3. 荷兰
4. 加拿大
后续(待施工
首先是我的背景:
GPA 3.31/4 均分83.81/100
雅思7.5(小分6.5) GRE320
无实习,科研三段,产出会议二作+best paper nomination,在投一篇
推荐信:科研老板两封,课程导师一封,都是强推
选校:
欧陆:
彩票:KTH(非第一志愿,CTH录后被删除)
冲刺:TUD(拒), Aalto (拒), CTH(录)
主申:UvA (拒), Tu/e (录), Uppsala(非第一志愿 CTH录后被删除)
保底:格罗宁根 (录), 乌德勒支 (录)
加拿大(全聚德):
彩票:McGill CS, UBC CS Msc, UoT MScAC, Waterloo ECE MEng
我一共申请了12个项目,具体信息在:https://bbs.gter.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87744
关于选国家
因为有姐妹在私信问为什么不选某个国家,下面列举我个人看法
英港新一年制:九月入学,六月毕业,找工作时间紧张,且没时间旅游,这三个地方移民政策也不好
比利时:完全出于个人原因,事实上比利时是个不错的国家,这里贴一个经验贴
德国:难毕业,德语难学,不想搞aps
爱尔兰:岛国不方便旅游,天气差,物价高
瑞士:我申不上,移民政策太差,作为外国人发展前景渺茫
关于选校
首先我们要破除选校迷思:
这里放一个我觉得很科学的选校方法,倒三角选校法 彩票多买,但也不要盲目地买(像我今年申加拿大就属于盲目买彩票了),申请费跟学费比起来就是毛毛雨,申请的时候不要怕花钱,但一定要确定申的学校拿了offer自己愿意去。
选校的因素可能包括:
社会氛围,地理位置,气候情况,治安状况,项目花销,带奖机会,生活成本,梦校情结,国外名气,回国名气,是否考公目标校,回国落户,项目口碑,项目长度,实习情况,Co-op,scheduled break,就业支持,科研机会,科研口碑,faculty规模,转博机会,往届出路,校友资源,CS title,课程质量,选课难度,workload,class size,peer pressure,项目氛围,国人占比,移民政策,家庭因素。(引用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502956560)
我本人在选校的时候的关注点排序如下:
移民/居留政策>带奖机会>地理位置(就业机会)=往届出路>workload(想在硕士的两年内环游欧洲)>社会氛围
目前已经决定去瑞典的查尔姆斯理工,因为它给了奖。个人体感申请真的是很玄学的事情,前后快半年的申请季我也经历过无数次breakdown,因此想写下来,同姐妹们分享。此外关于瑞典的申请网络上的资料相当少,因此我会尽量写细,如果有问题欢迎提问。本文重点会放在瑞典的申请,因为这部分网络上信息较少。请注意,本文不会关注排名及回国认可度的问题。
个人动机:我个人高中时期就想过留学,也跟父母谈过,但因为海本花销家庭无法承受作罢。但出国读硕士是从大一开始就决定下来的,我父母认为海外教育是一件体面的事情,我本人主要是无法承受国内无处不在的性别歧视和本行业无法避免的996而想要逃离。因此选择的国家主要是经济不错找工难度低,移民政策好方便拿卡,费用控制在50w左右。
一些选国家的忠告:在选择国家之时,欧美的白人中心主义和作为少数族裔+女性受到的歧视是不可避免的议题,世界上没有尽善尽美的应许之地,出国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一定要想好自己幸福生活的核心要求是什么再去选择国家和项目。这里贴一个瑞典劝退贴,虽然帖子内单单吐槽了瑞典,但是目前经济下行,民族主义抬头,治安变差几乎是所有国家的通病,用我朋友的话说,哪里都差,我们只能尽量去一个自己能忍受的地方。
pros
cons
瑞典官方院校和项目的网站:https://www.universityadmissions.se/intl/search
有哪些院校:KTH 瑞典皇家理工,CTH 查尔姆斯理工,Lund 隆德, Linkpings 林雪平, Upusala 乌普萨拉 等等。
理工科院校选择,国内宣传做的比较好的是KTH(皇家理工),有官方的公众号微博和学生大使,近两年的bar水涨船高,当然它皇家两个字就让很多国人非常喜欢,包括我爸妈在听到我申了这个学校之后完全没问排名和位置之类的信息就盲目地觉得它非常不错。在瑞典国内,对院校划分没有像我们这样将学校划分成三六九等,这几所在瑞典人眼里都是好学校,我们在选校的时候不用太执着追求名气大的KTH,多看看其他院校可能有更好的选择(奖学金和录取都是这样)。
瑞典的硕士项目一般是两年,总学费在25w-30w瑞典克朗左右,瑞典的申请非常简单易操作,完全不需要找中介帮忙,一个网站完成所有申请操作:https://www.universityadmissions.se/intl/start (以下简称UA),UA的Menu里对各种问题做了详细说明,瑞典学校的官网的介绍也非常非常非常仔细,一定要把项目官网和UA作为主要信息源认真阅读,不懂的马上给学校发邮件问,体感瑞典学校回邮件很快,两个工作日之内。
根据UA的说明:
申请的大致流程是
历年录取结果的官方数据:历年录取数据 及 对数据的解读
注意:
下面以KTH的Master's Programme, Software Engineering of Distributed Systems为例,给出第3步后对各类文件的解释
文件分两类,一类是申请所有项目都需要的通用文件,有:学位证明或在学证明,中英文成绩单,英语能力证明,以及ID(护照)。另一类是每个项目单独需要的文件,例子中的项目需要CV,动机信,推荐信,这类文件归到上图中的Other documents中。
评论区有uu提出芬兰的移民政策近年来有变好,我查了一下移民局官网,确实是这样。
芬兰要求:4年A类签证的居留(学签也算)
瑞典要求:5年居留(学签不算)+申请永居时至少有 18 个月的长期工作
在经济方面瑞典显著优于芬兰,瑞典的GDP是芬兰的两倍有余,然而就业率方面瑞典(68%)低于芬兰(72%)。在glassdoor上搜一下,赫尔辛基software相关的岗位有1250个,斯德哥尔摩有3512个,哥德堡有1324个,阿姆斯特丹有9679个。在北欧国家中(丹麦,芬兰,瑞典,冰岛,挪威),瑞典的人口占比37%,接收了51%的移民。
一个在瑞典的CS前辈,视频谈及了瑞典社会的很多方面,我觉得是很有用的参考,这里也放上来给大家参考。
对cth申请的个人经验:GPA没有那么重要,奖学金爱发给大陆中上等985
一个在cth读研的同学给出的找工信息: 因为瑞典那边如果公司邀请面试在不同地方的话一般会cover路费。 我个人感觉在学校里参加招聘来的都是本地的企业更多,包括最终的thesis project 也是本地的多。哥德堡那边基本都车企里的to B产品,要么就是其他传统工业的to B产品,to C产品很少很少很少。我身边本地的同学80%都是去to B的产品的公司
pros
cons
荷兰申请也有一个全国统一的网站:https://www.studielink.nl/ 同时可以申请四个项目。但在studielink上提出申请只是第一步,每个项目的申请费用需要单独交给学校,每个项目的文件也单独传给学校,学校做决定也是单独发邮件而不是在这个网站上通知。同一个申请季被拒掉之后可以马上删掉被拒的项目重新加申,最多同时申请四个项目。此外,荷兰需要多做一个叫Nuffic Certificate的认证。
有哪些学校:TUD 代尔夫特理工,Tu/e 埃因霍温理工,UvA 阿姆斯特丹大学,VUA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Twente 屯特大学...其中TUD和Tu/e明确地只收211、985和一些双一流学校学生的申请,申请之前先看看自己的学校在不在名单中。
下图为tud硕士毕业率,据楼里uu和我自己搜集的信息,tud压力堪比高三,每天不是在写作业就是在上课,上了半年学连阿姆斯特丹也没去过的比比皆是。tue好一些,大约是tud的70%左右。
这部分是因为我前期信息搜集的不够,全都申请了名校的Msc导致全聚德,大家引以为鉴。
我的信息源包括:本校上一届学长,背景是专业第四,论文两篇实习三段未陶瓷,CA(McGill, UBC, UoT, Waterloo, McMaster)全聚德,他给出的建议是申请研究型(thesis-based/project-based)一定要跟那边的老师做项目然后陶瓷才会有机会,此外自身条件一定要非常好。某名校ECE Meng学姐,背景与我相似,走的是授课型ECE,CA的纯CS招的人本来就少,而且有的学校只有研究型。
只为跑路就不要看名校,多看看政策好的省份的学校,比如自带BCPNP的,魁省这种奇葩省份不要染指。
其他参考:
https://cs-masters-application.github.io/
阿尔托申请流程:https://zhuanlan.zhihu.com/p/148213541
CS ranking调参法杰出使用示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9814619/answer/1638790640
此外我还在Women in Academia的发了文书经验贴: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43984094/?_i=9566940TK7PzcQ